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养生 > 季节养生  >  养生视频 “名医”“专家”的旗号胡说八道该怎么办?

养生视频 “名医”“专家”的旗号胡说八道该怎么办?

01-23 名医 养生 健康 我要评论

在标榜“名医”常驻主播、拥有百万粉丝的养生直播账号中,每天准时开播、分享健康知识的“医生”,没有一个标明姓名、医院和职位. 近期,有媒体调查发现养生视频,健康直播和短视频鱼龙混杂,有的看似传授健康知识,实则只卖保健品; 很多视频主播冒充大师、名医卖课。 还有一些视频博主,用夸张、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用户点击,从而实现流量变现。

在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上,健康养生内容早已成为热门品类。 一方面养生视频,随着现代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健康知识; 另一方面,当人们患有疾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他们也有强烈的愿望去了解恢复健康的方法。 在当今信息发达、传播方式多样的时代,普通人除了通过传统渠道就医外,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知识完全可以理解,网络平台也有责任和能力满足这一需求。要求。

但是,养生和医学知识毕竟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传播渠道可以普及,但专业门槛绝不能降低。 纵容缺乏专业能力的主播招摇撞骗,打着“名医”、“专家”的旗号在网络上胡说八道,至少给信以为真的粉丝造成经济损失,在保健品上花不必要的钱,最严重的是延误治疗会直接危害健康。 因此,对于医疗健康视频信息的制作、发布和传播,平台必须出台更严格的规则。

根据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涉及医疗健康领域内容的自媒体、公众号等必须取得相关资质。 注册公众账号时,应当提供其专业背景,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取得的职业资格或者服务资格等相关材料,并进行必要的验证。 平台上那些冒充“师傅”卖课的健康视频主播,如果不具备行医资格,明显违反了管理规定,平台必须及时处理。 此外,《广告法》还明确要求,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功效、安全性等方面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标明治愈率、有效性。 视频主播如果利用平台流量投放广告,必须严格按照广告投放。 药品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即使是具有行医资格的医生,也不能在网络平台上大谈特谈,利用个人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 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国家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2022年整治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的工作要点》 ,并在“深入开展医疗领域乱象”部分提出,将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直播带货行为。 也就是说,一旦有人以专业身份在平台上销售药品或保健品,无论是真医生还是假医生,都应该被取缔。

根据上述规范要求,一些平台出台了更具体、更细化的规则,如禁止非医疗认证用户发布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用药等医疗相关内容,并做出更明确的区分介于医学科普和健康科普等之间。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试图钻空子,比如“卖狗肉”,把保健食品包装成自称“万能药”的治病,误导观众下单。 对此,平台也应加强日常排查,畅通举报渠道,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查处。

现实中,大众对很多基本的健康问题了解不多,对健康视频产品的需求仍然很大。 因此,优先支持科学、准确、优质的医疗健康信息是平台的重要职责。 对此,平台不妨以对外招聘或内部专岗的形式,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健康信息甄别,聘请专业顾问团队对主播资质和水平进行评估,优先展示优质内容。 无论如何,健康视频产品的推荐不应该基于“唯流量论”,而应该放大那些理性的、建设性的、秉持专业视角的声音。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