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医学 > 中医理论  >  牛黄清脑片的功效与作用,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牛黄清脑片的功效与作用,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04-05 牛黄 清脑片 123 历史 我要评论
123 牛黄清脑片 : 【历史来源】 研制方。
【药物组成】〔1〕
牛黄 蒲公英 雄黄 玄参 板蓝根 天花粉 石膏 代赭石 黄芩 甘草 大黄麦冬 郁金 生地黄 苦胆膏 珍珠 连翘 冰片 朱砂 栀子 葛根 黄连 磁石
【功能】 清热解毒,清脑安神。
【主治】 用于高热,头昏眩晕,言语烦躁,舌干眼花,咽喉肿痛,小儿内热惊风抽搐。以及高血压症,神经性头痛,失眠等。
【剂型规格】 片剂,基片重0.34克,套盒玻璃管装,每瓶12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并可据病情增加用量。小儿酌减,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 体弱或低血压者慎用。孕妇忌服。
【现代应用】 经大连市中医医院等5个单位临床观察273例,结果有效240例,总有效率为88%,其中精神病各类病症119例,治愈50例,近愈62例,总有效率94%〔2〕
方中牛黄用于热性病神昏谵语、烦躁不安,治疗感染性疾病毒血症期高热、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常配以黄连、黄芩、栀子等清热药〔3〕;板蓝根用于治疗病毒性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的轻型或中型,配以石膏、黄芩等,流行性腮腺炎、头面红肿、咽喉肿痛、口渴烦躁,配以黄芩、黄连等,试用于病毒性脊髓炎也有一定疗效〔4〕;大黄主要用于通便、泻热、消炎。热积便秘,在许多热性传染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膜炎的中期或极期,出现便秘、胸腹满闷、高热、谵语、口渴、舌苔老黄等实热证候〔5〕;郁金用于湿温神昏,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时神志不清或呆滞〔6〕;葛根用于解表,最适宜于有表证而又有颈、背部挛缩紧张感者,如流行性感冒〔7〕
【基础研究】 方中用牛黄、苦胆膏清热凉心解毒,大黄苦寒泻下热结,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连翘、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生石膏、栀子加强解热之功,玄参、麦冬、生地黄阴降火,缓泻生津,雄黄、冰片、朱砂开窍醒脑,葛根解肌退热,天花粉清热化痰,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珍珠、珍珠母镇心定惊,代赭石镇逆平肝,磁石重镇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清脑安神之功。
方中有关药物药理实验显示:
解热作用:葛根有强力解热作用〔7〕。石膏可能通过抑制产热中枢而起解热作用,由于发汗中枢同时被抑制,故其解热而不发汗,尤其适于高热,解热作用较持久〔8〕。大黄有解热作用〔9〕。黄芩、黄连、栀子均有解热作用〔10〕
镇静作用:牛黄含胆酸,能缓和苯甲酸钠咖啡碱引起的小鼠惊厥,又能加强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对小鼠的镇静作用〔3〕。石膏所含钙质对神经肌肉有抑制作用,故烦躁用之合适,对高热引起的抽搐也有一定镇痉作用〔8〕。栀子对热性病引起的脑部充血和神经兴奋而造成的心烦、失眠有治疗作用〔10〕。黄芩可以通过加强皮层抑制过程而镇静〔11〕
抗菌作用:黄连、黄芩抗菌谱较广,如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以及多种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11〕。栀子体外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10〕。板蓝根抗菌谱较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抗菌作用〔4〕。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皮肤真菌有抑菌作用〔12〕。连翘所含连翘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杆菌抗菌力最大,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亦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结核菌的生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3〕。雄黄实验显示有抑制结核菌及真菌的作用〔14〕
降压作用:玄参动物实验证实有降低血压作用,对肾型高血压降压作用更明显〔15〕。栀子经动物实验能降血压〔10〕
【注】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载牛黄清脑片有石决明、金银花,无黄连〔16〕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