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医学 > 中医理论  >  老中医治疗眩晕医案大全_眩晕方法经验

老中医治疗眩晕医案大全_眩晕方法经验

医案一

范某,男,59岁。初诊:2001年5月31日。因气滞导致水液内积,脘腹漉漉有声,心悸,眩晕,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象濡滑。证系痰浊中阻眩晕。治宜祛痰化湿,平肝息风。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5克,白术30克,天麻10克,茯苓40克,苍术30克,桂枝10克,陈皮15克,甘草6克,柴胡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薄荷10克。6剂,水煎服。每日1次服300毫升。二诊:诸症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进10剂,每日1剂,每日服2次,每次服300毫升。三诊:患者请制成丸剂,医者欣然允诺。

【按】眩晕一症,朱丹溪主张:“无痰则不作眩”;张景岳主张:“无虚不能作眩”;叶天士从临床实践出发,眩晕,“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胆、治胃、治肝之分”。火盛者,先生用羚羊角(代)、栀子、连翘、天花粉、玄参、鲜生地黄、牡丹皮、桑叶,以清泄上焦窍络之热,此先生从胆治也;痰多者,必理阳明,清痰如竹沥、姜汁、石菖蒲、橘红、二陈汤之类;中虚,则兼用人参、《外台》

之茯苓饮是也;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也;至于天麻、钩藤、菊花之属,皆系熄风之品,可随症加人。此症之原,本之肝风,当与肝风、中风、头风门合而参之(《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本于《内经》

中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

中曰“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

中曰“无虚不能作眩”之主张,叶氏认为都是来自临床实践,故在他的医案中都得到了佐证。可见,自古以来的大医家,特别是像叶天士那样的临床实践家,不会偏执,而是择其善而从之。

引自《谷清溪临证验案精选》

医案二

黄某,女,34岁,成都市某商店职工。病史:1970年以来,经常患头痛、眩晕、干呕,甚则晕倒,经数家医院皆诊断为“梅尼埃病”。初诊:1972年1月来诊。头顶痛甚,干呕,吐涎沫;眩晕时,天旋地转,如坐舟中;四肢无力,手足清凉。面色萎白无华,舌淡润少苔,脉微细。此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病属厥阴寒逆头痛眩晕。法宜暖肝温胃,通阳降浊,以吴茱萸汤主之。处方:吴茱萸10克,潞党参20克,生姜30克,大枣30克。4剂。辨证:在《伤寒论》

中,吴茱萸汤主治病证有三条:一属阳明之胃家虚寒;二属少阴吐利;三属厥阴寒证。其共同之点,皆有呕吐这一主证。阳明虚寒食谷欲呕;少阴吐利;厥阴干呕吐涎沫,其病机之共性,皆为中虚气逆,浊阴上犯。但本例厥阴干呕吐涎沫,还有头痛一证,此乃病属厥阴经之显著特征。其所以成为特征,一是因为厥阴受邪,循经气而上逆巅顶,故头痛,且其部位常在头顶。二是厥阴受寒,肝木横逆,寒邪挟浊阴之气上逆而犯胃土,以致中气虚弱,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清阳不足,干呕气逆上冲则头痛;其眩晕,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中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总其要,厥阴肝寒为本,阳明胃寒为标,病属厥阴寒证。二诊:上方服4剂,呕吐止。头痛,眩晕,明显减轻。但仍眩晕,其所以眩晕者,因其病在肝,而其根在肾。宜继进温补脾肾之剂,以理中汤加味缓缓服之。

处方:潞党参20克,炒白术18克,炙甘草15克,干姜絮30克,制附子片30克(久煎),茯苓15克,肉桂10克(研末冲服)。服20余剂,诸恙悉安。1979年7月追访,自从痊愈以来,再未重犯,始终坚持全勤。

【按】本例厥阴头痛眩晕之证,与梅尼埃病相似。其病因现代医学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根据辨证,多属肝肾。《灵枢·海论篇》

中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亦即此理。邪人厥阴,从阴化者居多,常见干呕,吐涎。其标在胃寒,其病在肝寒,其根在肾寒,故先后投以煥土、暖肝、温肾之剂,病祛根除而晕痛皆止。

引自《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医案三

某女,46岁。1998年5月11日初诊。发作性头晕、目眩3个月。患者3个月来出现发作性头晕、目眩。曾拍X线颈椎正侧双斜位片示:钩突变尖、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第3、4椎间孔变窄、椎间隙尚可,诊断为颈椎病。曾给予颈部牵引、局部理疗及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改善。刻诊:头晕,以头部转动时为重,伴耳鸣、恶心、夜寐梦扰、颈部酸胀、无手臂及手指麻木、胸闷、纳呆、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细弦。证属气虚血瘀,气血不能畅行以滋养脑髓,治宜益气活血,用乌龙丹煎剂加减治疗。生黄芪30克,地龙10克,葛根20克,全蝎6克,僵蚕10克,川芎10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20克,当归10克,制何首乌20克,丹参20克,首乌藤20克,酸枣仁20克。14剂。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服。二诊(1998年5月25日):服上方后,头晕、耳鸣减轻,睡眠转安,未见颈部酸胀,仍胸闷,纳呆,舌脉如前,治从前意。生黄芪30克,地龙10克,葛根20克,全蝎6克,僵蚕10克,川芎10克,制何首乌20克,石菖蒲10克,瓜蒌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神曲15克,焦山楂15克。14剂。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服。三诊(1998年6月7日):服上方后,症情明显减轻,除突然头部转动有头晕外,余无其他不适,嘱改服丸药乌龙丹,每次10克,每日3次,以巩固疗效。

【按】臧教授认为颈性眩晕可归于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范围。眩晕与头痛是两个病,或者说是两个证象,它们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并存,在本病中它们的发病机制是一样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其标为痰和瘀。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有肝肾不足或气血亏虚。“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因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致肝阴不足,阴虚阳失所附,肝阳偏亢,化风上扰,故见眩晕、头痛、耳鸣、恶心,这是本虚的一面。由于气血亏虚,诸阳不升,营血不能上承荣于脑,清窍失养,故可见头目眩晕,头痛隐隐,耳鸣,同时营血不足,筋脉失养,可见肢体麻木不利,如《内经》

中所说:“脉不荣则筋急”,这是本虚的另一面。臧教授临床治疗中对前者以滋养肝肾,息风潜阳为主,常用制何首乌、女贞子、墨旱莲、山茱萸、生地黄、熟地黄等,阳亢甚者,加明天麻、钩藤、生牡蛎、石决明等;对后者以益气养血为主,常用生黄芪、当归乃当归补血汤为主。并常用丹参为标本兼治之药,正如《明理论》

中言“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当归、地黄;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芎穹”。其标在痰与瘀,“无痰不作眩”,本病多因恣食肥甘厚腻,劳倦太过,伤于脾胃;或内伤七情,肝脾失调,均可导致脾失健运,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湿痰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邪阻遏清窍,则发为眩晕,常伴头重如蒙,胸闷,泛恶欲吐。本病发病之时,标实证尤为突出,此时应健脾化湿,祛痰止眩。常选用法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泽泻等。“无瘀不作眩”,在颈性眩晕中,大多数患者的病理基础是在动脉硬化、管腔变细、血管弹性减退的状态下,有关部位的血管痉挛,致使供血障碍,导致眩晕。臧教授治疗本病必用丹参、红花、地龙、当归、葛根等活血化瘀之品。病久者,加水蛭、全蝎、僵蚕、土鳖虫等动物药,籍以搜剔窜透,以达到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血黏度,改善脑内微循环,缓解椎动脉痉挛的目的。

引自《臧堃堂医案医论》

医案四

李某,女,60岁,干部。初诊(2004年9月27日)。主诉:反复头昏、头痛20余年,加重伴有口眼歪斜7天。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头痛,被某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服降压药[复方罗布麻叶片,复方降压片,硝苯地平(心痛定)等]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每因劳累、生气后血压升高。近日来因不适应重庆本地气候,7天前症状加重,头昏,头痛,右侧面肿,今日前来就诊。现症:头昏,头痛,眼眵多,口眼歪斜,口角向左歪斜,口渴,腰酸,纳可,大便日一行,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西医诊断:高血压危象。中医诊断:①眩晕;②小中风(肝阳上亢化风)。辨治:患者年已花甲,肝肾内亏。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则精血阴液不足,阴不涵阳,虚阳上亢故头昏眩晕,甚则口眼歪斜。舌淡红,苔薄,脉弦为其佐证。治疗当以滋水涵木,平肝熄风,所谓“无虚不作眩”,“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生石决明15克,珍珠母30克,丹参15克,白蒺藜15克,草决明15克,桑寄生30克,女贞子12克,赤芍、白芍各12克,怀牛膝12克,黄芩9克,栀子9克,生石膏30克,钩藤15克,全蝎6克,地龙12克,牡丹皮9克,泽泻12克。6剂。每日1剂,水煎服。牛黄清心丸1丸,1次/日,口服。二诊(2004年10月8日):患者服前方后头晕、面肿明显减轻,但因周身风疹瘙痒不已,腰痛,大便稀溏,日1~2行,口干,睡眠差,舌红,苔薄腻,脉沉。前服平肝熄风已有效。患者伴肾阴虚,虚阳上亢,且兼夹血热,经络不畅,故周身皮肤瘙痒不已。治疗:当继续平肝熄风,并活血、凉血、疏络,祛散外风。生地黄24克,牡丹皮9克,赤芍15克,水牛角(先煎)10克,珍珠母30克,生石决明30克,白蒺藜15克,沙苑子12克,白僵蚕12克,全蝎6克,地龙12克,泽泻12克,滑石12克,川牛膝20克,栀子9克,黄芩9克,茜草根15克,薄荷9克,桑寄生15克。6剂。每日1剂,水煎服。牛黄清心丸1丸,1次/日,口服。三诊(2004年10月18日):患者服药后面肿消退,周身风疹已退,时有头昏,纳可,大便日三行,稀溏,无脓血黏液,微恶心,舌质干,苔薄白,脉弦。患者脾肾功能亦差,故在服用平肝、清肝、活血之品后出现大便稀溏,治疗须健脾除湿,顾护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健全,气血生化充足,肝肾之亏虚易于恢复。注意矫枉勿过正矣。桑叶15克,菊花12克,钩藤15克,白蒺藜15克,白僵蚕12克,黄芩9克,天花粉12克,生石决明15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泽兰12克,桑寄生30克,茯苓9克,丹参15克,竹茹12克,生麦芽15克,神曲12克,川牛膝20克。6剂。每日1剂,水煎服。四诊(2004年10月25日):患者头昏、头痛减轻,偶有头昏,皮疹已消失,口角无歪斜,眠差,纳可,大便日一行,成形,舌淡,苔薄,脉弦。花甲之年,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虚阳上亢,虚风内动,服平肝息风、潜阳之品有良效,现“缓则治其本”重在滋补肝肾之阴,固本为法。女贞子12克,沙苑子12克,桑椹15克,赤芍、白芍各12克,黄芩9克,地龙12克,全蝎6克,怀牛膝15克,栀子9克,牡丹皮9克,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丹参15克,生石决明30克,珍珠母30克,泽泻12克,柴胡4克,钩藤15克。6剂。每日1剂,水煎服。

【按】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同时出现,统称眩晕,亦称眩冒。眩晕中有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轻者闭目即止,重者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则昏倒等症状。眩晕可由风、火、痰、虚等多种原因引起,多属肝、脾、肾的病变,尤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病因多为肝阳上亢,忧郁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耗,肝阳偏盛,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或肾精不足,肾主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阴不充,或年老肾虚,或房劳过度,均使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海空虚,发生眩晕。或气血亏虚,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健运失职,生化乏源,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从而发生眩晕。或痰浊中阻,恣食肥甘,劳倦太过,伤于脾胃,健运失司,水谷不化,聚湿生痰,痰浊中阻,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为眩晕。辨证:眩晕多系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风、火、痰、瘀为病之标。临床上,各类眩晕,可单独出现,或相互并见,须详察病情,才能正确辨治。治疗上,一般须标本兼顾,或在标证缓解之后,从本而治。总之,眩晕一证,以内伤为主,尤以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最为常见,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之说。此患者年已花甲,肝肾不足,阴虚阳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清空,故头昏眩晕。风阳夹痰,阻塞脉络,故见口眼歪斜。治疗先选天麻钩藤饮滋补肝肾,平肝潜阳,熄风搜络。方中生石决明、珍珠母、钩藤、草决明平肝潜阳;怀牛膝、桑寄生、女贞子、白芍养肝肾之阴;丹参活血化瘀;全蝎、地龙搜风剔络;白蒺藜祛散外风,清利头目;黄芩、栀子、牡丹皮、赤芍、石膏清泻肝胆相火;泽泻给邪找出路,引相火从小便而出。牛黄清心丸清心泻火。二诊因为周身皮疹,此乃兼夹外风与血热,给予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方中生地黄、赤芍、牡丹皮、水牛角、茜草根清热凉血;珍珠母、生石决明平肝潜阳;白僵蚕、白蒺藜、薄荷祛风化痰;沙苑子、川牛膝、桑寄生养肝肾之阴;全蝎、地龙活血通络;栀子、黄芩清肝胆相火;泽泻引相火外出。三四诊重在培补肝肾,并且健脾益胃,体现“缓则治其本”,滋水涵木的功效。

引自《戴裕光医案医话集》

医案五

李某,男,40岁,干部。初诊:1962年9月6日。病史及辨证:患者5年来发作性头晕目眩,如坐舟热,动则晕眩更剧,周围景物旋转,恶心呕吐,欲闭目静卧,间常发作。若情绪不好,工作繁忙或感冒时皆可诱发本病。每次发病,须治疗数日才能缓解,发病的间歇时间越来越短,已影响到工作。医院曾诊断为“梅尼埃病”,故着人来邀余初诊。现症如上,舌苔薄,脉弦缓。拟诊为邪犯少阳经,肝胆疏泄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所致。治则与方药:治予和解少阳,疏理肝胆,降逆温胃。处方: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党参15克,吴茱萸6克,川芎6克,甘草4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每日1剂水煎服。复诊:煎服1剂后即感好转,再煎服1剂则能起床,眩晕、恶心大减,服3剂乃愈。以后本病发作几次,均用本方治疗,获得根治,未再复发。

【按】本病发生的原因,历代各家学说认为系风、火、痰、虚等引起的病变,如《内经》

中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上气不足”“髓海不足”;刘河间认为由风火所致;朱丹溪则偏主于痰;张景岳又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陈修园则综合各家所说,阐明上列几个因素的相互关系。他根据临床实践认为属于虚者居多,如阴虚则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濡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还有认为由于痰浊壅遏,或化火上蒙所致。故治疗方面,大抵从风、火、痰、虚论治。笔者认为非尽如此,从临床实践体会,本病可按《伤寒》

之六经辨证论治,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烦耳鸣等是邪犯少阳的病症表现,《伤寒论·少阳篇》

中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于,目眩也。”又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从经脉说,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从耳后人耳中,夹咽出颐颌中,若邪伤其经,则目眩耳鸣;少阳属胆,胆气上逆,故恶心呕吐。因此,本病从临床表现,少阳证已具,故用小柴胡汤加减,屡试屡验,不必拘泥于风、火、痰、虚。只要能“勤求古训”,将会寻找到更多的有效方法。

引自《胡毓恒临床验案精选》

医案六

张某,男,52岁,干部。在50岁时,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胃中潴留积液等,医药多年,仍然久治不愈,病情有增无减,怕其恶变,即行手术治疗。术后胃病基本好转,但形气大受损伤,至今未能恢复,却又发作眩晕。发时不能自主,曾经跌倒几次。平时行动,亦只能缓慢,动作稍快,或突然站起,亦时目黑头晕。纳谷尚可,但食量较少。自感疲乏无力,大便时结时溏。易于感冒,时自形寒,间有虚热。诊其脉细,不耐按;舌嫩少苔,气血两伤之证明显(曾复查胃肠,无明显新病灶,心率较慢,血压偏低;中度贫血)。分析病情,证属中焦受损,荣卫不足,这种眩晕,是清阳不能上升,虚风反易浮越,从其脉息舌苔看,均反映不足之象。所谓虚风,是阴阳形气俱不足,肝脾之气不能上荣头目,似乎风证而实非风邪。病本在中焦,治宜培土植木,或者说为培土宁风。并宜用食药方法,适其胃喜(因病人喜食香燥之品,而畏汤药)。以《金匮要略》

之薯蓣丸主之。山药150克,白术100克,党参100克,干姜40克,甘草50克,茯苓100克,神曲80克,大豆黄卷80克,当归80克,白芍80克,川芎80克,麦冬80克,柴胡40克,桂枝40克,防风40克,桔梗20克。上药共为细末,炒微黄,有香气出。另用冻糯米,炒黄,有香气出,磨成细粉,与前药末等量,和匀,再上火微炒香,取出,去火气收藏备用。服法:每日服2~3次,每次20~30克,用大枣15~20枚,生姜10克,煎浓汤调服,或上火微沸,服后吃枣肉。1料连服1个月余,自感很适合,胃纳见香,眩晕减轻,次数显著减少。又连服2料,形气俱佳,病亦向愈,直至离休,身体尚健。

【按】虚风眩晕,临床并不少见,尤其脾胃虚弱之体,最易患此。证情亦并不过于复杂,而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并多反复。如此例,亦已一年多了,治而不愈。其症状见于头目,而病本实在中焦。用薯蓣丸为治,最称合拍。仲景谓其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正合虚风病情。其方用药,补中升阳,两调肝脾,路子亦很清楚。主药薯蓣,即是山药,《本经》

中谓能“补虚羸,除寒热邪气,久服耳目聪明”。《别录》

中更谓“主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乃治虚风眩晕的妙药。配伍理中、干姜、大枣、茯苓、大豆黄卷、神曲,调补脾胃,振奋中阳,升发营卫气血之源,是抓住根本的。同时用柴胡、防风、川芎、桔梗,引升清阳;桂枝汤调和营卫,能治虚寒虚热,并使升发之气大旺。更用当归、麦冬协同川芎、白芍,滋阴养血,使气行而血亦旺,肝脾得以两调,当然气虚得复,则虚风亦自靖。这种方法,是易学亦易用的。

处方在薯蓣丸中去干地黄、阿胶、杏仁,是嫌其阴柔油润,易于下行,有碍于升发阳气;白敛亦去之,这里不需要。这是用药的“从权”之法,并非对原方的改变,而是更加突出此法的重点。

关于食药方法,寓药于食,以食运药,更能适应胃喜,获取疗效。余在临床,每用此法,取得病人配合,往往见功。此法在唐宋诸方书,早已开始运用,至于寿亲养老诸书,宫庭膳食,和儿科方面,元明更多采用,并演化为药膳一门学科,这在脾胃虚弱病,以及诸多慢性病,调理康复,是大有运用价值,而且确有疗效。顺此略释其义,以资推广。

总之,眩晕是风病,责之于肝,一般常用平肝熄风,或益气补血,养肝与目,固然多数如此,临床亦有效;但须注意,眩晕亦不尽是风病,不全属肝阳,上文诸病例,即是明证,临床应该知常达变,灵活认证施治。《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信乎确论,临床务须识此。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丁光迪》

医案七

李某,男,57岁,已婚,干部。1961年4月17日初诊。从1952年起头晕,当时晕较剧,如立舟车,感觉周围环境转动,呕吐,血压低,耳鸣如蝉声,于1953年、1957年均同样发作过,西医检查有耳内平衡失调,诊为梅尼埃病。近2个月来头昏头晕,不能久看书,稍久则头痛头晕,胃部不适,有欲吐之感,并有摇晃欲倒,纳减退,体重亦减,常嗳气,矢气多,大便正常,晚间皮肤发痒,西医诊为荨麻疹,影响睡眠,恶梦多,小便频,有少许痰,有时脱肛,脉弦细无力,舌淡无苔,根据脉证认为属中虚脾弱夹痰,兼心气不足,治宜先益中气调脾胃,佐以宁心理痰,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炙黄芪四钱,党参二钱,柴胡八分,升麻八分,白术二钱,当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茯神二钱,炒远志一钱,法半夏二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5剂,隔日l剂。5月12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均见轻,由于看报稍久,于6天前失眠严重,经某医院诊治,给予镇静药后稍好,但大便有时干燥,近日二便尚调,脉迟滑,舌正中心苔薄腻,似有食滞之象,仍宜调和脾胃,健强中气兼消滞,原方黄芪改为二钱,加酸枣仁二钱,焦山楂一钱,服3剂。5月31日三诊:服上药后自觉很见效,食欲及睡眠好转,二便调,精神佳,看书写字时间较前长久,但超过2小时就觉烦躁及头部发紧,小便正常,脉虚,舌正无苔,宜心脾肝并调,以丸剂缓治。补中益气丸八两,每早服二钱,归脾丸八两,每晚服二钱,感冒时停服。药后头晕失眠等症基本消失。

【按】本例西医诊为梅尼埃病,时发时止,用脑后易发,而且呕吐欲倒,并有脱肛等症,中医系眩晕病。其病因较多,古人分析有:①风眩:始见《内经》

中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孙思邈、沈芊绿等均认为肝风引起眩晕。②痰眩:始见于《金匮要略》

中曰:“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朱丹溪亦认为:“无痰不作眩。”《济生方》

等亦主张胖人停饮而眩。③火眩:刘河间认为由风火引起。王肯堂以为由火致眩。张三锡主张痰火成眩。④虚眩:《灵枢》

中谓:“上虚则眩。”张仲景、徐春甫等亦同意此说。张景岳认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但虞博等则主张下虚上实而眩。⑤七情内伤,过劳、失眠等均可引起眩晕,亦是临床常见到的。虽病况繁多,只要详为辨证施治,即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如本例既非风、火痰的实证,亦非肝肾不足之虚候,其脉弦细无力,其证纳呆、脱肛、不能用脑等,系中虚劳伤兼心气不足,所以用补中益气汤,加茯神、远志安神宁心,法半夏、生姜降逆止呕,诸症均减,以后又加酸枣仁安神、宁心、养肝、补血,焦山楂助胃健脾而病情更好转,最后用补中、归脾丸而善其后。倘偏执无痰不作眩,而重于祛痰,或拘泥肝风成眩,用平肝息风,抑或清火而泄热,则恐本病非但不效,并有虚虚之弊。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蒲辅周》

医案八

郑某,男,45岁,轩岗煤矿干部。门诊号:22707。1975年8月5日初诊:1971年初开始头晕,日趋严重,是年7月初突然自觉天昏地旋,恶心,呕吐,急送人某医院,诊为“梅尼埃病”。缓解后见头晕,伴有耳鸣,眩晕欲仆。在行走时如果预感病发,必须立即卧伏于地,否则摔倒。有时眼睛侧视也会引起阵阵眩晕,不能坚持工作,急躁易怒,全身不适,下午尤甚。有规律的是,每逢年底必晕倒住院治疗。患者惶惶不可终日。四五年中多处求医,曾作脑电图、心电图、眼底检查、电测听、肝功能等各种理化检查,亦未能找出原因,最后诊为“神经官能症”。有的大夫诊为“虚损不治之症”。现症:头晕,耳鸣,心慌,心悸,失眠或嗜睡,口干,舌燥,食欲尚好,腰困,身疲无力,大便于,小便正常。脉沉虚弦,舌苔黄腻。此乃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之证。治宜平肝潜阳,方用平肝清晕汤加减。处方:生白芍12克,生石决明15克,白蒺藜10克,菊花10克,远志6克,首乌藤12克,龙齿15克,麦冬10克,柏子仁10克,生地黄12克,炒酸枣仁15克,炙甘草5克,桑叶10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0克。水煎服。9月3日来信问诊:上方加减服18剂,症状多变,反复无常。现症:精神好,严重的阵发性头晕缓解,头皮麻木,头痛减轻,曾有几天浮肿亦消退。以下肢无力,两侧头胀,失眠多梦,舌干,腰酸不能久立,食纳差,阳痿,早泄为主要痛苦。舌质淡红,苔白微黄。治以补肾壮阳,平肝清晕。处方:生白芍12克,生石决明15克,蒺藜10克,菊花10克,远志10克,炒酸枣仁15克,生龙骨、牡蛎各15克,鸡内金6克,杜仲12克,枸杞子10克,黄芪15克,五味子10克,淫羊藿10克,肉苁蓉10克,锁阳6克,怀山药12克,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水煎服。10月31日来信再次问诊:上方经3次加减化裁,共服39剂,阵发性头晕再未发生,头晕轻微,腰酸痛亦缓解,二便、睡眠均好转:但梦多,身体疲困,阳痿、早泄同前,胃纳好,较前嗜咸,口中有咸味。口咸乃是肾液上乘也,仍尊上方,熟地黄增至18克,肉苁蓉、五味子增至12克,加海螵蛸12克,女贞子10克。水煎服。11月15日来诊:前后共服药90剂,月初因精神较好,饮酒少量,随即气短,翌日稍头晕。11月4日因琐事引起暴怒,以致旧病复发。恶心,头晕,全身乏力,行走飘然,胃部隐痛,脉沉弱。其胃痛乃动怒之故,因此仍遭原法加减治疗。处方:生白芍12克,生石决明15克,蒺藜12克,菊花10克,远志6克,炒酸枣仁5克,枸杞子10克,杜仲12克,五味子6克,生地黄10克,熟地黄10克,淫羊藿10克,生龙骨、牡蛎各15克,女贞子10克,海螺蛸12克,当归10克,砂仁5克。水煎服。1976年2月9日来信问诊:上方经4次加减化裁,1个多月以来,病情平稳,头晕轻微,不恶心,下午身无力,食纳、二便好,偶有失眠,轻度耳鸣,腰困,脉沉较前有力。继守原法加减,上方去生地黄、淫羊藿、生龙骨、牡蛎、海螵蛸、砂仁,加麦冬10克,山药12克,水煎服。3月16日来信问诊:病情逐渐好转,诸症均安,唯下午稍感不舒适,行动猛急时稍有眩晕。此为肾经精气不足之象,欲荣其上必灌其根,用景岳左归饮加减治之。处方:熟地黄24克,山药10克,女贞子10克,肉苁蓉10克,枸杞子10克,茯苓10克,川芎6克,细辛2克,砂仁3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4月16日来信问诊:上方服14剂,疗效良好。近日诸症均安,稍感下午脑力迟钝,轻微头晕。比半年前显著好转。嘱其坚定信心,坚持治疗,一定能痊愈。以后减量服用平肝清晕汤加减,患者共服药200余剂。1978年随访:4月12日患者来信:“自服张老方后,病情虽然多变,但逐渐好转。目前除感冒引起以外,眩晕症状已经消失,有时下午尚有不适之感,胃纳良好,睡眠正常,虽然记忆力较差,但日常工作应付自如,躯体灵活,神态恬愉,我认为已得再生。”

【按】本案亦系平肝清晕汤治验病例。张老常说:治疗慢性病,不但要辨证准确,而且要敢于守法。本例病魔缠身,多年不能正常工作,几成废人。辨证治疗,虽见效,但症状变化无常,如果不确信病机为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治法始终谨守平肝潜阳,标本兼顾,而随症易法,必归失败。本患者坚持治疗2年之久,服药300余剂,才使如此复杂的病证基本得愈。守法之重要,观此例可知。事实上该病例的治疗经历了初期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急则治其标;中期症状初步控制,略显肾虚端倪,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为主,辅以补肾,阴中求阳;症状胶着多变,平肝阳、滋肾阴并重,随症加减;后期补肾阴为主,平肝阳为辅阶段。此乃守中之变,张老常说:不但要敢于守法而且要善于守法,这是收效的关键。张老曾说:平肝清晕汤乃遵《素问·至真要大论》

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旨,从张锡纯建瓴汤(生山药、怀牛膝、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地黄、白芍、柏子仁)衍生而得的经验方。方中生石决明镇肝潜阳,为治疗眩晕之要药,为君。生龙骨、生牡蛎重镇潜阳,兼有敛阴安神之功;生白芍、生地黄滋阴养血,合而用之,既能滋养肝肾之阴,又可沉潜上亢之阳,乃方中治本之品,为臣辅。菊花、白蒺藜清肝明目,而兼祛头风,起引经报使作用,此乃方中治标之品,为佐使之药。全方虽仅7味,却能标本兼顾,共奏滋阴镇肝,潜阳清晕之功。对于肝阳上亢之眩晕,不论其病因如何,皆能切中病机,效如O鼓。临床使用本方还应重视其加减法,如眩晕甚者,加天麻、钩藤、玉竹等柔肝熄风之品;如耳鸣甚者加磁石;如大便干者,加当归、火麻仁;如手足心烧者,加牡丹皮、地骨皮;如恶心者加竹茹、赭石;如失眠者加远志、炒酸枣仁;如食少纳呆者去生地黄;如肾阴虚明显者,合六味地黄丸;如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人参;如血压偏高者,加怀牛膝、桑寄生、生杜仲。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子琳》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