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医学 > 中医理论  >  老中医治疗痉病医案大全_痉病方法经验

老中医治疗痉病医案大全_痉病方法经验

医案一

胡某,女,43岁。1980年5月12日来诊:阵发性手足抽挛如鸡爪状,日发数十次,病已2个月余,屡治无效。症见:体瘦神呆,举止缓蹇,不能参加任何劳动。诊其脉弦无力,口干舌燥。自觉四肢筋脉时有拘急感,且目眩欲跌。此乃水虚木燥,肝失濡养所致。拟用缪仲淳濡筋缓脉法。处方:熟地黄15克,生地黄15克,白芍2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豨莶草15克,钩藤15克,木瓜9克,白蒺藜12克,络石藤30克,何首乌20克,僵蚕9克,玉竹12克,蛋黄2个。水煎服。4剂竟愈,迄今未再复发。

【按】经云:“肝主筋”“爪者筋之余也”。手足拘挛如鸡爪,责之在肝,已属无疑。筋脉屈伸自如,全靠阴阳协调,濡润有节。今筋脉燥急,失却濡养,故拘挛缩短如鸡爪。试看万物,木枯槁则萎缩,人衰老阴血不足则筋短身屈,其理一也。治疗之法,重在滋阴柔肝,和血养血。《灵枢·本脏篇》

中云:“是故血和则筋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方中二地(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白芍、何首乌、玉竹、蛋黄皆养血益阴,柔肝缓急之品,加木瓜、蒺藜、豨莶草、络石藤、丹参等以舒筋活络,柔痉熄风。全方配伍得当,故鸡爪风得除。(上例原载《河南中医》

1991年第1期)引自《张鹳一医案医话集》

医案二

郭某,女,20岁,成都某厂工人。病史:1951年春,因临产人某某产院。次日晨,自觉身倦、头昏、发热、恶寒,双眼流泪,鼻流清涕,脸上出现红疹,当即诊断为麻疹。因怕传染,通知其转传染病院。由于即将分娩,两院相距又远,家属不同意,最后回到家中,复感风寒,病情急剧恶化,昏迷失语。遂请范老去家急诊。按太阳证麻疹寒闭论治,服药2剂,转危为安。诊治:面部耳后麻疹出而复收,疹色转为淡紫微暗,疹点下陷。额头微热无汗,恶风寒,胸闷气紧上逆。项背强痛,两手抽搐,口噤无声,人已昏迷。面色灰暗,唇淡微乌,撬开牙关,视舌质淡红偏暗,苔黄夹白微腻,脉浮紧。此当临产疹出未透而重感风寒,麻毒内陷,并致刚痉之危证。法宜驱风散寒,解痉透疹,以葛根汤加减主之。处方:葛根10克,麻黄10克,桂枝6克,白芍1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升麻10克。服药后,逐渐清醒,声渐出而语清,手足抽动停止。头项强痛明显减轻,疹点重新现出。此为寒邪衰,郁闭开,刚痉主证已解,转为正常疹出,遂即顺产。后继以清热解毒、甘寒养阴之剂,调治而愈。辨证:一般说来,麻疹属瘟病范围,切忌辛温发汗。为什么本例竟从太阳经病风寒表实兼证人手?《金匮要略》

中云:“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临床所见,患者突然项背强痛,胸闷气紧上逆,口噤不得语,以及牙关紧闭等,皆为寒气盛而痉在表。同时疹出即没,疹点下陷,昏迷失语,牙关紧闭,显系麻疹中途隐没之闭证。此病例病机,究属热闭寒闭?细察之,额头虽微热,但非全身灼热;虽昏沉失语,但无烦渴谵妄;疹点虽下陷,仅淡紫微暗。参之唇色,暗淡不红;苔黄而不燥,脉浮紧而不洪数。显然,应属麻疹寒闭之逆证。不可泥于“痧喜清凉,痘喜温暖”之说。故投葛根汤发表透疹以除寒闭,从经输达邪外出,以解刚痉。

【按】产褥期中,由于失血伤津,产道创伤,感染毒邪而引起“产后发痉”,颇不乏人。本例麻疹,发生于成年,且临产发病,并转为寒闭刚痉,在临床中颇为罕见。此证对产妇而言,生死反掌。其致命之危,首在麻疹寒闭而引起之抽搐昏迷。故临证之要点,必须拨开云雾,辨析其症结。综观患者麻疹寒闭诸证,按伤寒六经,归根到底,则为寒气盛而致痉,应属寒,属表,属实,病在太阳之经,葛根汤实为对症之良方。

引自《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医案三

史某,男,37岁。北京市某局汽车驾驶员。病史:1977年秋开始,头痛、眩晕、眼胀、后项强直胀痛及背,牵连双肩酸楚,难以俯仰转侧。驾驶车辆时,头项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工作。夜间卧床,必须垫上3个高枕;病重时闭眼则觉眩晕,甚而被迫睁目不眠。西医查无明显指征,仅血压稍偏高。经常服用镇痛、安眠药,无明显效果。1978年9月来诊,按太阳证柔痉论治,半月痊愈。诊治:头痛、项背强痛。常自汗出,头项部特别恶风。躺下则头晕,夜卧不宁。一年来逐渐加重,驾驶汽车日感困难。舌质淡红,苔白滑润,脉浮濡。此系风湿外伤筋脉之“项背强几几”,属太阳病“柔痉”。法宜解肌祛风,濡润经脉。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处方:葛根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2剂。上方服2剂,诸证悉减。损益再进数剂,嘱其注意冷暖。半个月左右病遂告愈。1979年5月17日随访,患者说:经范老治愈后,一直未再犯病。去年11月,驱车万里,远至东北,至今头项再无不适之感。辨证:本例头痛项强,舌淡红润,苔薄白滑,脉浮,显系太阳痉病。虽病已年余,但无里证,无传经之候,病仍属太阳经证。初诊时,项背强几几为时已久,究其病因,为风寒之邪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筋脉失养。舌质正常、苔白滑,脉浮濡,为太阳表证之象;再参之汗出而恶风,此为表虚之证。《伤寒论》

中明确指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与本例对照,主证相符,故投原方。

【按】本例桂枝加葛根汤之柔痉,与上例葛根汤之刚痉,皆以桂枝汤为基本方,均重用葛根为君。所不同者,麻黄一味之差,有汗无汗一字之异,其理法方药,则随之不同。但历来《伤寒论》

若干版本,刊载之桂枝加葛根汤多有麻黄。后人如林亿等提出,此恐非仲景之本意。今验之临床,亦确实如此。

引自《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医案四

郝某,女,22岁,重庆市某厂管理员。病史:1959年7月,因高热昏迷。送往某医院急诊。经用退热药,高热不减,再以物理降温,仍无效。未明确诊断。遂出院,请中医治疗,当日服药2剂热退,渐清醒。但次日晚又陷人昏迷。送某医院抢救,当即下病危通知,亦未能确诊,急邀某老中医会诊,服中药后,病情又逐渐好转。老中医认为,脑中有瘀滞。转某医学院检查拍片,果然发现颅内确有瘀血,遂手术脱险。1个月后,手足抽搐,下半身发凉;出院用中药医治,断续有五六年之久,其效不显。1965年专程来蓉求诊,治疗3个月基本痊愈。初诊:右半身手足抽掣,发作时口眼歪斜。每月约五六次,抽搐前有预兆,先觉右侧身麻。近几年来,特别畏寒,6月炎暑,身穿毛衣,四肢仍厥冷。月经不定期,色暗淡。视力减退,恍惚不清,记忆与反应力均显著减弱、迟钝。神疲,纳呆。舌淡,少苔而灰白,脉沉细。此为大病之后,气血亏损而致痉,病属太、少二阴,宜先温中健脾,调和气血,以小建中汤主之。处方:桂枝12克,炙甘草6克,白芍15克,生姜30克,大枣15克,饴糖60克(兑服)。6剂。二诊:服上方6剂,10日来,手足抽掣只发作过1次,发作前身麻减轻,精神和食欲均有好转。仍畏寒,肢冷,经水不调,阳气不通达于四肢。为除血虚寒凝,宜温经宣络,通脉养血为治,以当归四逆汤加味主之。处方:当归10克,桂枝12克,白芍10克,辽细辛15克,甘草6克,木通6克,大枣20克,吴茱萸6克,炮姜15克。8剂。三诊:上方进8剂,半个月内抽搐未再复发。畏寒肢冷减轻,食欲稍增。月信刚至,色暗淡夹紫黑色血块较多,小腹痛。宜温脾肾,散寒滞。处方:炮姜60克,血余炭30克,炙甘草30克,制附子30克(久煎),当归12克,吴茱萸6克。6剂。四诊:服6剂后,病情稳步好转,以理中汤加味,继续调治。处方:党参15克,干姜12克,炒白术12克,甘草10克,制附子30克(久煎),茯苓12克,砂仁10克,白豆蔻10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20克,桂枝10克。上方加减,约服2个月余,身体基本康复。1979年7月,闻范老从京返蓉休息,专程来访致谢。自述病愈后,回家调养约2年,遂渐巩固至今,未曾复发。

【按】本例发病之初,病情危重复杂,未明确诊断,几经数家医院中西医治疗,度过危险而余证迁延数年不愈。转来就诊时,按其证,神疲,畏寒,四肢厥冷,半身及手足抽引,舌淡,脉沉细,应属太阴、少阴脾肾阳虚;按其病,大病之后,气血皆虚,筋脉抽动拘急,发为痉病。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中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灵枢·经筋第十三》

中云:“足少阴之筋”,其病“主痫瘛及痉”。本例辨证施治,体现了六经分证与辨病相结合;抓住主证,明晰病机;分清主次缓急,论治有先后。因而使迁延多年之宿疾,迅速向愈。

引自《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医案五

南某,女,22岁。初诊:患者于数月前某日下午2时许,因被邻居家犬惊吓(未被咬伤),随即发生手足抽掣,两目斜视,牙关紧闭等症,经救护而复常,此时正值行经第二日,经血却突然中断,点滴全无。从此,每日下午2时许必发抽搐,约10分钟左右自行停止,时轻时重。经某医院诊断为癫痫病,经口服苯妥英钠等,未见明显好转,故邀余往诊。症见往来寒热,心烦欲呕,头晕目眩,少腹胀痛拒按,两胁苦满,睡卧不安,多梦呓语,查舌质暗红,脉象弦数。证属热人血室而致之少阳痉病。治宜和解少阳,佐以镇惊安神,祛风解痉之法。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克,半夏9克,党参9克,甘草6克,黄芩9克,钩藤12克(后人),白芍15克,牡丹皮9克,桃仁9克,朱砂2克(研,冲),白僵蚕6克,珍珠母15克(先煎),蝉蜕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2剂。二诊:脉、证均见好转,原方未经加减,继服4剂,每日下午不再犯病,经追访未见复发。

【按】《金匮要略》

中曰:“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本案例为惊恐所致,惊热生风,故发为痉病。《血症论》

中曰:“手足抽搐,口目斜引者,少阳经病也。”故仿仲景小柴胡汤之意,以清少阳经风热,加用诸药,以祛风解痉镇惊,药证合拍,故获满意疗效。

引自《肖进顺医案医论与祖传方药》

医案六

袁某,男,3岁,郴州地区安仁县平上公社竹紫大队。病名:肝风痉厥。病因:患儿2个月前因感冒高热不退,抽搐不止,后昏迷5天。诊疗经过:经当地医院诊为“乙型脑炎”抢救治疗,小儿苏醒但神识不清,二便失禁,2个月来不间断地抽搐,日数十次,经中西医治疗,抽搐如故。转来长沙,某医院最后诊断“乙型脑炎后遗症”,要求服中药。证候:就诊时,患儿抽搐不止,日数十次,角弓反张,夜间哭啼不止,烦躁不安,尚能进流汁少量,小便可,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带数。辨证:此乃高热伤津,引动肝风,肝风萌动故抽搐不止,高热灼伤脑络,故神识不清。治法:宜养阴清热,通络熄风。方药:拟三参首乌汤加减:太子参10克,南沙参10克,丹参10克,制何首乌12克,水牛角30克,生地黄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5克,地龙10克,蜈蚣1条,全蝎1只,山药12克,首乌藤12克,忍冬藤12克,桑枝15克,牛膝6克。另锈铁一块烧红人黄连1克,淬水兑药以平肝熄风。二诊:迭进上方16剂,抽搐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夜已不啼不吵,能安静入睡,口不干,但仍神识不清,大便干结,3日未解,舌质红,苔润白,脉弦细数,仍以上方加火麻仁10克,草决明10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0克,养阴通便。三诊:服上方7剂,抽搐偶发,一闪而过,日2~3次,大便润通,两脚能站立,喜呵欠,舌淡红,苔润白,脉弦细带数,上方去首乌藤、忍冬藤、桑枝、牛膝,加党参10克,茯苓10克,远志3克,石菖蒲2克,另取淡竹沥兑药。四诊:迭进上方20剂,抽搐未发,神识稍清,眼睛活动灵活,面见笑容,能听懂大人说话,能搀扶而行,但脚冷盗汗,精神疲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小。易方:党参10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5克,附子切片3克,山药12克,山茱萸5克,远志3克,酸枣仁5克,石菖蒲2克,桑枝10克,麦芽6克,鸡内金3克。五诊:服上方14剂,饮食增进,四肢有力,盗汗已止,神识清楚,舌脉正常,仍上方去附子,加杜仲6克,牛膝6克,巴戟天6克,丹参10克,骨碎补6克。另用猪脚骨(即猪脚去皮肉)、红枣适量炖汤佐餐,补肾健脾强筋壮骨,继续服用2个月。效果:小儿能独立行走,能叫出爸、妈等简单词语,继续坚持治疗,疗效巩固。

【按】此例“乙脑后遗症”中医称“肝风痉厥”。《临证指南医案》

中云:“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本例采用“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清热”,养阴清热,疏风通络,继之以健脾助运,培中宫以资化源,得为柔和之体,肝风自熄,抽搐自止。语言自出,足能自行,此病与肝肾心脾相关,辨证准确,治疗掌握先后次序,此治人以恢复机体,并非针对病毒以治致病原因也。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刘炳凡》

医案七

柳某,男,56岁。初诊:1992年4月2日。主诉:反复全身肌肉震颤4年,又发1天。病史:患者近4年来反复出现全身肌肉震颤,以下肢为甚,疲劳后易发,每年有较大发作四五次,在某医院作肌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磷酸肌酸激酶110U/L,血钙正常。苦于发作病痛,昨日又发,特请杨氏诊治。诊查:全身肌肤时筋惕肉睥,以下肢为著,甚而肌肉发硬、疼痛,每于受凉与疲劳后易发,寐差,梦扰,平常易腹泻;舌质淡,苔白;脉细弦。辨证:脾胃虚弱致反复泄泻,津伤不能濡养筋脉,疲劳时骤耗气血,筋脉更失温养而搐甚,久久不愈,气滞血瘀,津血不能充养肌肤,使肌肉发硬、疼痛。中医诊断:①痉搐(气虚血瘀);②血痹;③泄泻(脾气虚弱)。西医诊断:肌震颤原因待查。治则:益气和阳,活血通络。熄风解痉。处方:黄芪20克,川桂枝6克,防风9克,炒白术9克,炒当归12克,炒丹参30克,川芎·12克,清炙地龙9克,炒桑枝30克,生石决明30克,炒薏苡仁30克,煨葛根30克,制白僵蚕12克,炒陈皮9克。5剂。自续5剂,服药期间未作。继以益气健脾、养血活血。

【按】本例系原因未明肌震颤患者,属中医痉搐、血痹范畴。其反复泄泻,津液亏耗,久之血脉痹阻,筋脉失于濡养而致全身肌肉搐搦、颤动。杨氏在其发作之期内先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合熄风活血通络解痉之味,缓解症状,继以益气健脾、养血活血之法培其本、充养筋脉之津血,从根本上去诱因,防止再发,或减少发作次数。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杨继荪》

医案八

内人王英芝,甲申秋,因分娩去血过多,时感肢体麻木,延至十一月十二日下午,忽然四肢拘急,两手大指尤甚,发热无汗而恶寒,六脉微涩而沉,痛苦刻不可耐,以经验方生芋头服大小十余枚,痛如失。后两周以感冒之故,病复发,面色正赤,四肢拘急,唇焦口干,口噤、舌麻、呻吟烦躁,生芋头法不复有验。一医主五积散方,一服大汗而解。越日又发,又服之而解。每数日必一发,发必午后,解必得汗。此后动易汗出,不药亦然,驯至虽汗亦不了了。稍用地黄,病苦必甚。产后三证见于《金匮》

中曰:一曰痉,二曰郁冒,三曰大便难。本病实产后中风发痉之候也。一日自校中归,取架上书,详玩再三,得竹叶汤加玄参,疏方与服,两帖后遂不再作,钱氏谓《金匮》

本条“中风”下,当有“发痉者”三字,概亦经验之言。附竹叶汤:竹叶、葛根、防风、桔梗、桂枝、人参、附子片、生姜、大枣、甘草。

【按】后人拘于“气为阳,血为阴”之说,以为产后血虚发痉,只宜养血柔筋润燥,不宜阳药风药,不知:①血非死血,血中自有阳气,血虚者阳气亦虚。故《内经》

中谓“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血者神气也,营卫者精气也”(见《素问·营卫生会》

);针刺不使出血者,谓之“无令精出”(见《灵枢·官针》

)。亦可见古来以精气神之同是一物,皆阳气也。②《内经》

中曰“阳气者,柔则养筋”,知筋脉拘急,有需阳气之柔和者。③本例手足拘急,面色正赤,易汗恶风,竹叶汤内温阳气,外疏风邪,故使多日不愈之病,得此两帖而愈。以唇焦口干,故加玄参以清浮热,助竹叶之力也。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一—胡天雄》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