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医学 > 中医理论  >  老中医雷丰的学术思想

老中医雷丰的学术思想

01-22 雷丰 我要评论

雷丰学术思想

雷丰,晚清名医,字存松,一字少逸,晚年自号侣菊。约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卒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祖籍福建浦城,自幼从其父雷逸仙移居浙江衢县。其父曾随程芝田学医,自闽来衢后,即行医于市。雷丰家学渊源,多闻博识,长于诗文、书画、医学,旁及星卜,有医术、丝竹、书画三绝之誉。雷丰自幼随父习医,继承家学,长于温病及时证治疗。

雷丰感于古医专论时病者少,故于光绪八年岁次壬午(1882年)著《时病论》八卷,专论时令之病。此书详述时病的命名分类、鉴别辨析、治疗用药,见解独特,自成体系,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后人对本书广为增补批注,如陈秉钧逐条批注著《加批时病论》,以为课徒之本。何筱廉重加按语,并新增陆晋笙《新编雷丰六十法歌诀》著《增订时病论》。

雷丰第三子雷大震,字福亨,亦承父业,雷丰弟子江诚、程曦亦为当时名医,三人曾合纂《医家四要》,与《时病论》、以及雷丰觅父方案遗稿而得之程氏遗著《医法薪传》合称为《雷丰三书》。

雷少逸《时病论》的学术思想特点如下:

(一)知时论证

雷丰对时病的辨认和治疗十分强调知时,“医者之难也,而其最难者,尤莫甚于知时论证,……是为时医必识时令,因时令而治病”。基于此,《时病论》全书的内容均是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飨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四句原文为纲。

雷丰认识时病,十分注意把握时令节气特征,他批驳时医,“不究六气者多”,以致论病颇多谬误。如伤寒,多认为霜降以后、春分以前感之而得,雷氏则认为,霜降之后燥金司令,感之为凉燥;春分以前风木司权,感之风邪为患。因此,他认为伤寒应在小雪至大雪的寒水主政之时。再如湿温,“议论纷纷,后学几无成法可遵”。雷丰通过分析认为:“当宗夏末秋初为界限也。

所有前言温病复感于湿,盖温病在春,当云温病夹湿;言素伤于湿,因而中暑,暑病在夏,当云中暑夹湿;皆不可以湿温名之。”

(二)新伏论病

雷氏认为无论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时病均分为新感和伏气两类。四季新感均为感邪即发,伏气为感邪后发。新感,如冬季之伤寒、中寒、冒寒等;春季之伤风、冒风、中风等;夏季有中暑、暑风等;秋季有伤湿、中湿、冒湿、秋燥等。伏气,春季如春温、风温等;夏季如飨泄等;秋季如疟病、伏暑、秋暑等;冬季如咳嗽等。并据此对74种时病(包含附录两病)进行了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方药的详细论述,颇有其独特之处。

雷丰对伏气致病特点的认识颇能独树一帜,阐述详明。他认为伏气发病大致分成二类:一为不因外邪触动,伏气自内达表者;一为再感新邪,引动伏气而发者。并对邪伏部位做了明确的阐述,如冬伤于寒,寒邪可伏藏于肌肤或少阴,“其藏肌肤者,劳苦动作多汗之人,其藏少阴者,都是冬不藏精,肾脏内亏之辈”。他还特别指出,风、湿、燥邪发病的特点,如洞泄,“盖因风木之邪,留连既久,木气克土,则仓廪不藏而为洞泄,可见是病,亦由伏气所致也”。再如,伤湿内郁于脾,可酿痰袭肺而发病。

(三)轻重论治

对具体的疾病,雷丰十分注重邪犯浅深、病情轻重的辨析,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方药进行治疗。他将同一病邪引起的疾病根据深浅部位不同分为冒、伤、中。如感受风邪有冒风、伤风、中风,感受湿邪有冒湿、伤湿、中湿;感受暑邪有冒暑、伤暑、中暑;感受寒邪的有冒寒、伤寒、中寒。冒是指邪犯于肌表,伤是指外邪犯于脏腑而病势较缓者,中是指邪气直接犯于脏腑的病情较急重者。如论述风邪致病时,雷丰指出:“夫风邪之为病,有轻重之分焉,轻则曰冒,重则曰伤,又重则曰中。”界限清楚,轻重明析,则立法用药上也能做到谨守病机。

雷丰的一般治疗原则是:冒只需轻剂解表,伤则用药稍峻,中则逐邪开闭,窍通神苏。如微辛轻解法治冒风,解肌散表法治伤风,顺气搜风法、活

血祛风法、宣窍导痰法等治中风;清凉涤暑法治冒暑,辛温解表法、清凉涤暑法治伤暑,清暑开痰法治中暑;宣疏表湿法治冒湿,辛散太阳法、通利州都法治伤湿,增损胃苓法合苏合香丸治中湿;辛温解表法治冒寒,辛散太阳法治伤寒,甘热祛寒法治中寒等。

(四)法方合一

在具体处方用药上,雷丰的一大特色是以法代方,全书共录时病治疗60法(方),但细查雷丰拟用诸法,不难发现,其用药多是古方,或在其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成。如解肌散表法即仲景桂枝汤,补气升阳法即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化痰顺气法即局方二陈汤加木香、厚朴组成,楂曲平胃法即平胃散加炒山楂、神曲、鸡内金,润下救津法即调胃承气汤、增液汤合方。以上以法统方形式,较之照搬古方,更能体现雷丰治疗用药时方以法立、药与法合的特色,真正做到了方法合一。

(五)知常达变

雷丰强点治病用药贵在知常达变,他指出六气之常法:“初起因于风者,宜以解肌散表法;因于寒者,宜以辛温解表法;因于暑者,宜以清凉涤暑法;因于湿者,宜以增损胃苓法;因于燥者,宜以苦温平燥法;因于火者,宜以清凉透邪法,此皆言初患六气之常证,通用之定法也。”并进一步指出,“至于反常之变证,不定之活法,则又不可不知。如春温条中,有舌绛齿燥,谵语神昏,手足瘛疭,昏愦不语之变;湿温条中,有或笑或痉,撮空理线,舌苔黄刺,转焦黑之变,然而亦非一定之变也。须知春温亦有湿温之变证,湿温亦有春温之变证。论中不能印定,须活法而通治之,此不特春温、湿温可以会通,而暑温、冬温,以及诸病皆有此等变化,悉可以通治之。”从《时病论》全书看,邪热伤阴,舌绛齿燥,通用清热保津法;热扰神明,神昏谵语,通用祛热宣窍法;热极生风,手足瘛疭,通用清离定巽法;痰闭心包,昏愦不语,通用宣窍导痰法。以上均体现了雷丰治疗时病知常达变的用药特色。(六)注重宣透

雷丰对时病初起,总以宣泄肺卫为主,如辛凉解表法、清凉涤暑法、清

宣化湿法等。如辛凉解表法用药皆以“轻透其表”、“宣解其风”、“开其肺气”是新邪、伏邪透达为主。对伏气温病,雷丰尤其强调要尽早透邪,如清凉透邪法、清凉透斑法等,皆用轻清透热药。

综上所述,雷丰对时病发病的论述、立法用药均有其独到的见解,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正如雷丰所言“不但治时病可以融会,即治杂病亦有贯通之妙”,其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品味研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