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医学 > 中医理论  >  乳腺炎艾灸有用吗?艾灸怎么调理?灸那几个部位?

乳腺炎艾灸有用吗?艾灸怎么调理?灸那几个部位?

01-22 乳腺炎 我要评论

乳腺炎

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据发病期不同,又分为外吹乳痈(哺乳期)、内吹乳痈(怀孕期)和非内外吹乳痈(非哺乳,妊娠期)三种。现统称之为乳痈。

【病因】外吹乳痈多因小儿吮乳吹风或乳汁积滞不得外流所致。内吹乳痈多因胎气旺盛,胸满气逆,邪热壅滞阳明经所致,非内外吹乳痈多因干乳假吮所致;或因肝郁气滞;或饮食不节,脾虚失运,湿热蕴结;或产后血虚,外感风寒热邪客于乳房,壅滞内郁所致。

【症状】乳房肿胀疼痛,局部有块或无块,皮肤色白或红,甚则掀红肿痛,继则腐烂、溃破、化脓。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全身关节酸痛、不思饮食,腋下淋巴结肿痛。

【疗法】

配穴方一肩井、天池、期门、内关、行间、阿是穴。

灸法:①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患处或邻近经穴2~4个,各灸5~7壮,每日灸1或2次;②用艾炷隔豆豉饼灸,将豆豉饼置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5~7壮,每日灸1或2次;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5~15分钟;或选用葱白捣烂铺于患处,然后再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每日灸1或2次。

主治:乳痈初起(肝郁气滞型)。

附记:乳痈初起未化脓者采用灸法治疗,效果很好,治疗得当大多在3~5日消退。

配穴方二膺窗、膻中、乳根、肩井、天宗、少泽、丰隆、下巨虚、温溜、局部阿是穴。

灸法:①用艾炷隔蒜灸,乳痈初起未化脓,在天宗、膻中穴各灸5~7壮,至局部潮红后再用右手拇指指尖做分筋推压拨动天宗穴,手法宜重,反复拨动多次,每日2次。②用艾炷隔附子饼灸,乳痈溃后久不收口,取附子饼置疮口上,上置艾炷施灸3~7壮,每日灸1次。③用艾条温和灸,在膺窗、乳根、肩井、天宗穴各灸5~15分钟,每日灸1或2次。另可用蒜泥铺患处,然后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每日灸1或2次。④用温和灸,在局部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或2次。亦可先用葱白或蒜泥铺患处,再施温和灸。⑤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各灸3壮(或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

主治:乳痈重症或脓肿期(胃热壅滞型)。

附记:若已化脓则应切开排脓,并配合其他疗法,以促进疮口愈合。

配穴方三主穴:肩井、乳根、曲池、足三里、病变局部阿是穴。配穴:寒热甚者,加合谷、外关;乳房胀痛甚者,加足临泣;正气亏虚、余毒未尽者,加气海、膏肓俞。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患侧穴位2或3个,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或2次;②用艾炷隔蒜泥灸,乳痈初起时,取蒜泥铺于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3~5壮,或以艾条悬立熏灸,每次灸15~20分钟,每日灸1或2次;③用艾炷隔附子饼灸,乳痈已溃、久不收口者于疮口上置附子饼,上置艾炷施灸3~5壮,每日灸1次。

主治:乳痈。屡用效佳。

配穴方四膻中、天宗(患侧)。

灸法:用艾炷隔蒜灸,取膻中穴施以隔蒜灸5~7壮,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再用右手拇指指尖做分筋样推压拨动患侧天宗穴,手法稍重,反复拨动多次。每日灸、拨各2次。

主治:急性乳腺炎。

附记:有人用此法治疗47例,痊愈43例,显效3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100%。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