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膳食 > 食材选购  >  身体缺水会有哪些信号 夏季如何给身体补水

身体缺水会有哪些信号 夏季如何给身体补水

06-06 补水 多吃 我要评论

一、身体缺水九种表现

小便颜色深黄、便秘经常会认识为身体缺水的表现,其实身体缺水还有很多表现形式,看看你是不是缺水了呢。

口腔干燥舌头肿胀

身体缺水的第一信号是口渴。脱水会导致口干和舌头轻微肿胀,所以夏季要及时喝水。

小便深黄色

随着血压下降和身体组织缺水,脱水者的肾脏会浓缩尿液甚至阻止尿液产生。尿液浓度随之增加,其颜色也会逐步加深,严重时呈深黄色甚至琥珀色。

便秘

当肠道吸收过量水分时,就会发生便秘。身体一旦缺水,肠道就会吸收更多水分予以补充体液,从而导致大便干结。

皮肤缺乏弹性

脱水会降低皮肤弹性。医生通过“挤捏试验”快速检查皮肤弹性,判断病人是否脱水。

头晕目眩

除了血流量和血压下降之外,脱水也会导致头晕目眩。其中一大关键信号就是快速站起时,突然头昏眼花。

疲惫

长期缺水容易导致血流量和血压下降,血液含氧量也随之下降。缺少足量氧气,肌肉和神经功能就会削弱,因而更容产生疲劳感。

没有眼泪

纵然大声哭喊也没有一滴眼泪,那么身体肯定缺水。

 心悸

心脏与身体其他肌肉一样,脱水造成的血流量减少和电解质变化会导致心悸。

肌肉痉挛

长期缺水会造成身体电解质失调,导致运动中或运动后持续性肌肉痉挛。

二、身体缺水危害大

1、心脏问题

失水是有些心律失常的最重要原因,血容量降低时,能够导致胸闷、心悸、头昏、乏力等表现。

2、皮肤头发干燥

中医讲,肺主皮毛。肺部缺水容易导致肌肤与头发干燥。因此如果你觉得常干咳,就要注意补充水分了。

3、易损害肝脏

体内缺水易导致毒素无法通过其他渠道排出体外,因此缺水的时候对肝脏的压力较大,容易导致肝脏疲劳运作、肝火旺盛。不少人秋季肝火旺就是由于水分摄入量不够导致的。

4、便秘

当肠道吸收过量水分时,就会发生便秘。身体一旦缺水,肠道就会吸收更多水分予以补充体液,从而导致大便干结。

5、肠道排毒不畅

身体缺水容易导致消化液不足,影响食物的吸收与消化,人体消化需要大量水分,如果缺水的话,则需要从其他器官吸收,引发其他脏器干燥,食物容易在肠道内聚集,导致身体衰老。

6、呼吸系统疾病可能性增加

体内长期缺水时,唾液分泌减少,口干舌燥,食物就很难下咽,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也会引发更多肠胃疾病。

7、干眼症

缺水容易导致眼部液体含量减少,眼部感觉到干涩,长期下去,很容易导致干眼症。

8、白内障几率增高

眼科专家认为,在机体缺水时,人眼内的液体含量会发生改变,引起眼晶状体蛋白变性,最终造成晶状体浑浊而致视力下降,同时增加患白内障的几率。

9、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缺水会增高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人容易感觉到恶心、头晕、心悸,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10、口腔问题

由于缺水导致的唾液不足,容易直接导致口气难闻,龋齿和口腔溃疡的几率也会增加,因此平时记得多喝水的同时也尽量少泡吧以及喝酒。

11、肌肤过敏

不少MM到了换季会觉得肌肤易敏感,事实上这类敏感是由于缺水造成的,因此如果敏感的话不妨试试双管齐下内喝水外补水。

12、损害肾脏

肾脏同样是身体的排毒器官,身体缺水很容易导致肾脏压力大,导致有毒物质的堆积,长此以往,肾脏容易出现问题。

 13、身体易疲惫

缺水容易导致血液流量下降,身体内运送氧气量减少,削弱肌肉与神经功能,更容易产生疲劳感。

14、肌肉痉挛

缺水会造成体内电解质失调,导致运动的时候发生肌肉痉挛以及虚脱等症状。天气干燥的时候也较容易引发此类症状。

15、疼痛以及不适

长期慢性缺水会导致身体头痛、背痛、腰痛以及全身性的轻微疼痛和不适。主要是由于人体上部重量的70%都是储存在椎间盘孔中的水分所支撑的。

16、食欲旺盛

水供应不足时,大脑会发出求救信号。神经元会混淆身体对食物的需求和对水分的需求,对胃持续发出能量需求信号,导致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更多食物。

17、关节炎

软骨细胞在缺水的状况下会抢夺关节的血液,连接关节的神经调节机制就会发出疼痛信号,其实这是由于关节缺水导致的。

18、假性阑尾炎

身体缺水时,容易导致腹壁紧缩,身体会出现“假性阑尾炎”症状,如不出现持续呕吐,40%的右腹下方疼痛都是“假性阑尾炎”导致的。

19、抑郁症

身体处于长期缺水状态的时候,“抗压荷尔蒙内啡肽”的分泌抑制,神经调节紊乱,身体随之会出现抑郁症早期症状,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等。

三、炎炎夏季怎么给身体补水

炎热的夏天,人体排汗多,相对其余季节而言,需要补充更多水分。这些水分的来源除了人们从食物中摄取少量的水外,大部分还得靠饮水来补充。那么,夏季该如何饮水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不渴也喝水

人口渴时就说明体内已轻微失水。

饭前饭后不要大量饮水。饭前适量饮些酸梅汤,西红柿汤、橘叶、橙叶等含酸汤水,既有利于保证消化系统分泌足够的消化液,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又可以补充维生素C,还可以防止中暑,但如果饭前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饭后,食物占据了胃的大部分空间,如果还大量饮水的话,不仅会冲淡胃液,使人体杀菌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因为饮水过多而增加胃、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因此,劳动之后应先喝水再吃饭,而且一次最多喝300毫升,至少间歇30分钟再喝。夏天每日补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满足人体需要。老人对口渴不敏感,应主动少量多次饮水,每天以1500~2000毫升为宜。而孕妇及哺乳的妇女,身体需要水分增加,每天补充水分量应在3000~3500毫升。

饮水需补盐

夏日出汗后,有些人只顾饮水解渴,而忽视了补盐。由于出汗时失去大量水分的同时也失去较多的盐分,体内渗透压失去平衡,这时饮下去的水无法在细胞内储存,又会随汗排出体外,排汗又带出盐分,形成越喝越渴的恶性循环。严重者可引起肌肉无力、疼痛甚至抽搐。因此,炎热的夏天,特别是大量出汗后,应适当喝点淡盐水。

口渴勿狂饮

有人贪一时痛快,口渴时大量喝水。这些水一下子积聚于胃肠,除胃部感到沉重闷胀外,还影响膈肌活动,影响正常呼吸。大量水分进入血液,可使血容量迅速增加,心脏负担突然加重,导致心肺功能异常。口渴狂饮会使体液中水与盐失去平衡,轻则引起胃肠剧痛,重则危及生命安全。

出汗莫食冷饮

吃冷饮也大有讲究。杜主任说,冷饮能清暑解渴,不愧为夏日人们度暑的佳品,但如果饮用不当,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不要贪多。因为食用冷饮过量,会冲淡胃液和抑制胃酸的分泌,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会减弱胃的杀菌能力,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大量排汗时,不要立即喝饮料。因冷、热的急剧变化会让人体感到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对人体的伤害。

慎喝过凉的冷饮。冷饮过凉,喝得太多太急有可能使胃肠产生痉挛,引起剧痛。

有些病人不宜喝冷饮。冷饮能使人体的毛细血管产生收缩,因而心血管病、支气管炎、咽喉炎、胃肠炎、胆囊炎患者不宜饮冷饮。

这样的水不能喝

生水易传染疾病,不能喝。过夜的温开水,经过多次反复煮沸的残留水,蒸饭剩下的蒸锅水都不能喝。这些开水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饮用后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

适量食用水果补水

适量进食些新鲜瓜果和以“茶”代水。夏天瓜果异常丰富,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既可以当菜,又可以补充水分和营养,让这些新鲜的瓜果成为辅餐,实在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良好习惯。此外,在家中常备些具有药理功效的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凉药茶,对防止中暑和预防某些皮肤病更是大有裨益。

运动后不要狂饮

夏天也是一个运动的季节。因此运动后补水更为重要。专家在此提醒,运动后不能一次性快速大量饮水。夏天运动后虽然会大量失水,但也不能快速大量地饮水,而要“细水长流”。专家认为,为弥补运动的失水,应该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给予补充,并且建议在运动前饮水300—500毫升,在运动中每隔15分钟饮150—250毫升,在运动后再补足所需的水分。

四、夏季可以多吃果蔬补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大量出汗,不少市民对"每天8杯水"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其实生活中除了喝水之外,果蔬也是水分的来源之一。今天就让果蔬专家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常见果蔬的含水量排名情况吧!

黄瓜,含水量96.7%。黄瓜是夏季补水的最佳食物,它的水分含量是所有食物中最高的。黄瓜可以做沙拉,也可以做成凉菜。生菜,含水量95.6%。营养学家更愿意推荐菠菜等高纤蔬菜。但说到补水,生菜要比它们高出不少。夏季来临,将生菜作为三明治或者其他主菜的配菜来吃,是非常健康的补水方法。芹菜,含水量95.4%。芹菜的能量很低,但它包含的大量水分和膳食纤维能有效抑制人的食欲。此外,芹菜还富含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K。因为芹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它还能中和胃酸,有效治疗胃灼热等不适症状。水萝卜,含水量95.3%。水萝卜非常适合夏天吃,它具有甜辣的口味、鲜艳的颜色和爽脆的质地,很适合与其它蔬菜一起拌沙拉吃。西红柿,含水量94.5%。西红柿是很好的补水食物,如果与葡萄、樱桃等食物搭配一起吃,补水效果会更好。青椒,含水量93.9%。所有鲜辣椒都含有大量水分,尤其是青椒。它包含的抗氧化成分不比其他辣椒少。西瓜,含水量91.5%。西瓜含水量丰富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西瓜中也含有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是夏季补水的不错选择。菠菜,含水量91.4%。菠菜比含水量丰富的莴苣的补水作用更好。它含有丰富的叶绿素、钾、膳食纤维以及有益大脑健康的叶酸。此外,吃1杯(约合71克)菠菜叶便可满足维生素E日推荐量的15%。维生素E有助于防止人体受到自由基伤害,从而抗击衰老。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