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桐皮 : 为五加科植物刺楸 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 或毛刺楸K. septem-lobus var. margnificus(Zabel) Hand-Mazz. 的干燥树皮。习称 “川桐皮”。主产于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树皮,晒干。
【化学成分】 主含皂苷、鞣质、多炔化合物,还有黄酮苷、香豆精苷及少量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等。
【性状鉴别】 树皮呈片状或微卷曲的不规则块片,厚0.2~0.7cm。外表面黑褐色或灰棕色,粗糙,多呈不规则鳞片状裂纹,并有地衣斑及菱形皮孔,其上密生大型瘤状的钉刺,钉刺扁圆锥形,纵向着生,高约1cm,顶端锐尖或已全部除掉,仅留有钉刺痕迹。钉刺基部直径0.5~1.5cm,较大的钉刺上可见环纹。内表面淡黄棕色至黄棕色,有斜网状细条纹。质脆,断面纤维性,略呈层片状。气微,味微辛,略有麻舌感 (图3-43)。
图3-43 刺楸 (川桐皮)树皮外形图
图3-44 川桐皮粉末图
1.草酸钙簇晶 2.草酸钙方晶及复合晶体 3.韧皮纤维
4.角刺纤维 5.石细胞 6.分泌道
【显微鉴别】 粉末 灰棕色。①草酸钙簇晶极多,直径12~120μm,有的棱角宽大或带方形,也有簇晶与方晶合生。②草酸钙方晶直径16~85μm。③韧皮纤维较多,成束或单个散在,甚长、平直或稍弯曲,末端钝圆,直径16~40μm,壁厚,胞腔狭细,木质化,孔沟明显。④钉刺中纤维大多成束、淡黄色或黄棕色,长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直径18~30μm,壁厚、木质化、斜纹孔稀少。⑤石细胞类长圆形,类长方形或纺锤形。直
径34~52μm。⑥分泌道多破碎、分泌细胞含有细小油滴 (图3-44)。
【理化鉴别】
(1)取粗粉约0.5g,加蒸馏水10ml于水浴上加热10min,冷后过滤,滤液置具塞试管中,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2) 取粉末约1g,加70%乙醇10ml热浸,滤过,水浴上蒸干,加浓硫酸—醋酸酐试液2滴,颜色由黄变至红、紫色,后为蓝色。
【功能与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用于风湿痺痛,腰膝酸痛; 外治皮肤湿疹,疥癣。
【用法与用量】 9~15g; 外用适量。